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第二批国有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示范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4年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下发通知,在全国选择65家国有企业作为示范企业,开展第二批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示范工作。两年多来,在示范企业和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各示范企业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上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切实发挥了预防调解在劳动争议多元处理机制中的作用,为做好企业预防调解工作提供了借鉴。

一、更加注重强化争议预防预警工作。示范工作强调建立以协商为主要内容的争议预防机制,努力将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示范企业认识到做好劳动纠纷的预防预警工作对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激发企业内部活力的重要作用,大多都制定了争议预防预警制度。

天津港集团完善了员工思想行为动态预警机制,形成了从工会小组、车间工会、基层工会到集团工会的四级预警网络,实行员工思想行为动态预警零周报制度。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炼化分公司制定了《重大劳动争议应急处理预案》,并在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础上成立重大集体劳动争议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应急响应和处置措施。

重庆市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制定了《重大集体劳动争议应急处理工作预案》等。很多示范企业都通过定期召开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企业管理层与职工对话会,或者通过企业内网、QQ群、微信群等平台听取职工意见,实现了企业经营管理者与职工沟通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

有的企业还聘请法律顾问或者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员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实行劳动争议分类调处机制,建立事前、事中、事后沟通制度,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争议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更加注重企业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企业全部建立了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了多层级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企业内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网络体系。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及所属基层单位共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23个,劳动争议调解小组336个,共有专(兼)职调解员840人。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四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拥有1280多人的调解员队伍。在有组织有网络的基础上,示范企业加强规范化建设,多家示范企业都制定了成体系的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制度规定。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修订了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作条例》等规章制度。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制定完善了《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制度》等几十项规章制度,使调解工作有章可循。

多数示范企业还制定了调解登记、调解记录、调解处理、档案管理、统计报告、调解协议督促履行、调解协议书仲裁审查等制度,规范了企业调解程序和调解文书。

三、更加注重调解员专业素质的提高。示范企业将提高调解员专业素质作为大事来抓,除了组织调解员参加当地人社部门组织的培训外,还自发组织开展调解员培训,邀请仲裁机构上门指导,到仲裁机构旁听学习,不断提高企业调解员队伍素质。

北京燃气集团组织培训调解员3000余人次。

黑龙江大庆炼化公司先后组织6次调解员培训,47人通过考试取得国家二级劳动关系协调师资质,144人经过培训考试取得黑龙江省劳动争议调解员证书。

上海新世界集团组织180名调解员参加市人社局举办的调解员上岗证培训,组织186名调解员旁听黄埔区劳动争议仲裁院庭审。

解放军第五七二〇工厂调解员积极参加芜湖市仲裁院组织的庭审观摩。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与广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共同举办预防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业务培训班,集团下属30家企业的调解员参加培训。

青海省示范企业举办3期劳动争议调解员培训班,请人社厅同志授课,近400名调解员取得了调解员证书。

四、更加注重发挥企业调解组织作用。示范企业非常重视落实企业调解委员会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其在化解劳动纠纷方面的作用。

内蒙古集通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在处理去产能企业减员引发的劳动争议中积极发挥作用,耐心细致地向职工宣传解释政策,依法妥善处理安置职工诉求。

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一家铝业分公司破产,涉及员工800多人,在劳动关系终止、变更过程中,公司调解组织配合公司相关部门顺利完成人员分流任务,没有发生劳动争议案件和上访事件。

贵州水矿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调解委员会妥善处理了下属两家企业涉及393名职工的集体劳动争议,没有引发群体性事件。本次示范工作中,部分企业大胆实践,在创新调解工作方式上作出了积极探索。

中国四达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在劳动争议调解援助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了达帮网,运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包括劳动争议咨询在内的在线人力资源服务,指派专职法律事务工作人员解答,使企业客户和4万名派遣员工可以在网上及时获得咨询服务。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员工服务中心,及时将员工需求与所在单位对接,为员工来访投诉提供“一站式”服务。

五、更加注重对职工的人文关怀。示范企业都认真执行劳动法律法规规定,依法依规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落实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制度,与职工签订集体合同和专项集体合同,通过民主管理减少争议隐患。部分企业在此基础上致力于打造企业文化,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上升为企业和职工共同的精神追求。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吸收中华文化、湖湘文化、中建文化的精髓,形成“以信为本、以和为贵”的企业文化,确立了劳资双方“共生、共赢、共长”的理念,设立“超英爱心疏导室”,及时疏导排解员工思想波动或对企业产生的不满情绪,消除负能量,将可能出现的劳动争议化解在萌芽状态。